4008云顶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欢迎您!

国新办新闻发布!中国一重刘伯鸣以产业工人视角阐释强国建设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6-15 09:52:30    浏览量:

  6月5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围绕“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强国建设”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作为中央企业5名产业工人代表之一,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刘伯鸣以产业工人视角阐释技能人才眼中的强国建设。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国广大产业工人知识技能素质不断提高,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成长成才空间更加广阔。中央企业产业工人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大国工匠,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贡献积极力量。

  大家好,我叫刘伯鸣,来自中国一重,是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和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的操作者。在此领域工作35年,独创53种锻造方法,在这台压机上我们先后攻克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水室封头、锥形筒体等数十项“卡脖子”技术。在锻造领域我们赢得国际话语权,我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央企楷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华技能大奖等诸多荣誉和称号。去年我和8位工友一起给习去信,骄傲地得到了的回信,期望我们坚守技能报国初心。我将和工友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锻造出更多的大国重器,一起为强国建设不懈努力。谢谢!

  我们都知道,技能专家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有一些看家本领。我想请各位代表介绍一下你们在工作中修炼了哪些专业特长,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又有怎样的感受体会?谢谢。

  我也来谈谈我所从事的工作。我们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每天面对的是1250摄氏度高温的活件,这样的生产场景每天都发生在我和我的团队身上,超大超难极限锻造是我们每天的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我国首件CAP1400锥形筒体锻造,技术要求极为苛刻,不允许有小米粒儿大的缺陷,它的锻造难度极大,操作范围极为狭窄,每一件工具的摆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会对我们企业产生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损失。对我们来说,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和我的团队不断摸索,在计算机上模拟数据参数,在橡皮泥辅具上揉捏来练习操作的关键步骤。经过数十天日日夜夜的坚守,我和我的团队终于攻克了此活件的锻造技术,这是国内首创,也打破了世界垄断。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要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谢谢!

  我的问题想提给刘伯鸣代表,我们了解到,锻造行业里面有很多一线工人都戏称自己为“铁匠”。请问刘代表,您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您怎么看待这个工种或者岗位?

  “铁匠”是现代人对我们的一种戏称,我们的“铁匠”现在可不一般,我们会把普通的产品变为不普通,像我们几年前锻造的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是由当时世界上最大的715吨钢锭锻造而成,直接把进口价格减少了70%以下。还有我们的“玲龙一号”“国和一号”“华龙一号”这些关键产品,都出自于我们匠人之手和锻造工人之手。这样的产品还有很多,像我们前段时间刚刚攻克的世界最大500兆瓦等级水轮机轮毂,被誉为水电机组的“心脏”。这样的产品还有很多,都是经过我们匠人的手锻造出来的。在这里,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产品不是国内第一就是国际领先,这也是我非常引以为豪的。谢谢!

  通过刚才各位代表的介绍,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大家都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彰显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能不能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谈一谈对工匠精神有什么样的理解?在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谢谢。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作为一名匠人,要有“择一事,忠一生”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在自己的本职行业上,我们要把平凡的工作干成不平凡,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要“一精再精”。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匠人,我认为每一名匠人都有两条命,一条是父母给予的生命,另一条是企业赋予的使命。在爬坡过坎中的韧劲和攻坚克难的闯劲,都要体现在我们的职业操守上。所以说,工匠精神也有很多种说法,我只是谈一谈我自己的心得体会。谢谢。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中国广大产业工人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他们在新征程上书写着“中国故事”,创造着“中国奇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推荐新闻

关注官方微信